【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】在“環境污染嚴重、環境風險高、生態損失大”的背景下,我國將加快生態環境治理的步伐,行業內能帶來治理和保護模式創新的企業將占據更多的優勢。相關機構在“十三五”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指導下,根據我國生態環境保護階段以及主要的環保任務,對“十三五”熱點的行業領域做出預測。
“十三五”環保熱點預測 多個細分領域迎新契機
環境保護部陳吉寧部長,在兩會新聞發布會上提到,“中國今天的環境問題可以概括為三句話:環境污染嚴重、環境風險高、生態損失大”。為了應對如此艱巨的環保形勢,我們堅信,從科技的角度融合各類技術,帶來治理和保護模式的創新,是未來環保發展的趨勢。這個道理其實非常簡單,對各行業來說,最終都是生產力(科技)的不斷提高,帶來行業的大發展。對于有國家級緊迫需求的環保行業來說,行業的迭代可能會更快,科技的作用會更凸顯。農業、醫療、工業、交通物流等其他行業正在發生的數據產生、數據聯網、數據分析和智能理解和干預的浪潮,極大的提升了這些行業和過程的效率。例如美國聯邦快遞公司的貨車,均裝有多維度的傳感器,采集每輛貨車的位置、速度、載重的信息,并通過云端傳給總部,不僅能夠顯示幾萬輛貨車的實時位置和狀態,還可結合所裝載貨物的信息和人工智能的算法,實現自動調配和優化每輛貨車的路徑,并自動反饋給每輛貨車的GPS,節省了大量的成本。再例如,利用醫院積累的影像數據,結合深度學習,為醫生提供針對特定病種的輔助診斷的建議。我們認為類似的環保+物聯網+人工智能的技術和應用在未來五年會蓬勃發展。
環保/能源相關數據的價值,在于保障環保設施和設備的精益運維,在于提供環境質量的狀態并作為政府監管和企業盡職免責的依據,在于獲取能源消耗的狀態,從而為節能、用電預測、需求側相應提供依據。
預測三:氣、水、土、固廢
關注大氣治理與能源變革的耦合。如果仔細研讀國家“十三五”生態環保規劃,很多舉措都和能源結構的調整和機動車相關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京津冀及河南、山東需壓減煤炭消費10%,并嚴控機動車的排放。替代煤炭提供冷、熱、電的設備和技術存在著較大的機會。例如,電極鍋爐、生物質鍋爐、熱泵等等。我們認為,對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源的監測方法和設備,以及機動車排放控制技術必將在“十三五”得到發展。我們還認為對重點的非電行業煙氣治理,可能會在“十三五”期間迎來機會。我們認為在源清單缺乏的情況下,更好的融合多維數據,提供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的技術或公司擁有商業潛力。
關注更有效的水體治理技術。“十三五”需要治理重污染水體,加強再生水的利用,嚴格監管重點行業/工業廢水排放。我們認為擁有黑臭水體的治理及與海綿城市的結合,針對再生水、農村污水、城鎮污水廠提標改造的模塊化的深度處理或者預處理單元,高效除磷技術,針對工業廢水的膜處理以及除鹽技術的公司會在未來5-10年獲得關注。
關注土壤修復的新商業模式及供應鏈。隨著“土十條”的頒布實施,國家對土壤污染防治行業的投入繼續加強,2016年國撥經費接近100億。但總體的商業模式尚未完全建立,以企業為業主主體的市場尚未形成。因此“十三五”期間應該關注綠色金融和土壤治理模式的結合;并且關注土壤修復的供應鏈,即具有業績、團隊、設備的小公司的成長性。
關注更精細的危廢處置。危廢行業在我國有千億規模,預計到2020年達到1867億元的產值。并且收費處置模式比較成熟,因此危廢的減量和深度處置技術將非常具有價值。(作者 馬睿)
原標題:馬睿:談談“十三五”環保投資的方向